close

2001年4月1日,美國 EP-3 電子偵察機與大陸殲8戰鬥機在海南島外海上空,因為攔截發生擦撞意外。其實打開台灣空軍「攔截史」,可以發現美國 EP-3 電子偵察機也是經常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不速之客,另一個常客則是前蘇聯由 TU-95 熊式長程轟炸機改裝的偵察機。台灣空軍飛行員也曾經攔截過美軍的 P-3C 反潛機,甚至電戰機及前蘇聯空軍運輸機。 EP-3 通常是在台灣「中科院」測試其自行研發的武器裝備時,出現在台東部空域,以便進行電子參數偵搜,同時也有測試台空防反應的意圖。至於熊式機,則是因台灣東部空域正好位於熊式機的航線上,侵入台領空大都是因為想抄捷徑所致。

每當有不明國籍飛機侵入台防空識別區,基於空防安全,台空軍就會執行戰術攔截任務。戰管(指揮部)會視不明機的航向、航速和位置,派遣已在空中進行偵巡任務的「在空機」或由地面「警戒機」緊急起飛進行攔截。為求儘快攔截到不明機,台方戰機通常由戰管引導採取有前置方位角的「碰撞航線」,由側方接近不明機;攔截到不明機後,首先進行目視辨別程序,以辨明機型及意圖,若無敵意,攔截機會有一架與其保持平行,進行編隊飛行,另一架則在不明機後側的攻擊位置,伴隨至不明機飛出領空為止。台方攔截機通常為2架一組,也曾派過4架戰機同時攔截1架不明機,而不明機通常都是單機,不過也有例外。就曾發生2架熊式偵察機同時侵入台領空的情況,當時2架熊式機一前一後相隔數十海裏,台攔截機攔到第1架時,根本不知後面還有1架,直到戰管通知才知道。
「拍照存證」是戰術攔截的目的之一,不過拍照畢竟非飛行員專長,曾差點被誤解有攻擊意圖或被不明機趁機戲弄。有一次1架正執行偵巡任務的空軍 F-5E 戰機,臨時被戰管派去攔截不明機,因此機上並沒有攜帶照相機,只好用照相槍拍照,由於 F-5E 的照相槍是與射控系統同步,啟用照相槍等於是用射控雷達鎖住對方,是一種具有攻擊意圖的行為;台攔截機飛近才發現不明機是一架熊式偵察機,其機尾的機關炮塔已瞄準台機,差點就開火。相較于前蘇聯飛行員的火暴,美軍飛行員就客氣一點,但是也沒給什麼好臉色。有一次,台戰機飛行員也是用照相槍對一架 EP-3 拍照,後來飛到旁邊時,就看到美軍飛行員伸出「中指」比個國際手勢,還好EP-3 無武裝,否則可能也會「槍炮相向」。
為了防止被誤解,後來台空軍就規定攔截機要帶照相機,不過美軍飛行員有時也會耍一些小手段讓你拍不成。由於戰鬥機是單座,要一邊飛行一邊照相,常使飛行員忙不過來。有一次美軍飛行員就在台方攔截機準備拍照時松油門,使飛機減速,台攔截機反應不及衝到前方被戲弄。後來為了安全起見,就改由雙座機執行拍照任務。其實前述的狀況只能算是戰術攔截任務的花絮。因為戰術攔截並非只是靠近去拍個照,再把不明機送離領空,碰到一些較刁鑽狡猾的飛行員,還要鬥「技」才能完成任務。有一次台軍機奉派去攔截熊式機,還被對方電子干擾,台飛行員聽得到戰管的呼叫,但卻無法聯絡戰管,因為被「蓋台」了。而美軍飛行員大都利用飛機性能和你玩,而戰鬥機不適合慢飛,過慢容易失速且操控性差,由於 P-3 有4具發動機,厚道一點的飛行員只會松個油門,讓台機衝到他的前方,或飛慢一點,增加攔截機的操控難度;狠一點的,甚至會把一、二具發動機關掉,讓攔截機衝得遠遠的,看你出糗,或者向攔截機急轉,迫使攔截機無法保持平行編隊飛行。面對這種情形,台攔截機只能採取左右蛇行或不斷衝下拉起的動作以保持較大速度,以免衝到不明機的前方,但是這樣也增加目視辨別的難度。
美國 EP-3 在與大陸戰鬥機擦撞後,根據大陸媒體報道,目擊撞機事件的大陸飛行員指稱,是因為美國軍機突然大動作轉向,導致殲8戰鬥機無法躲避,尾翼被美機左翼外側螺旋槳打碎無法操控而墜毀。其實要查證事實經過是否如目擊的大陸飛行員所述並不難,只要現場勘查EP-3 受損情形就可還原擦撞事件的真相,如可從機鼻損毀零件的受力痕跡,推斷出撞擊的方向及撞擊點的位置,另外,調查螺旋槳受損情形,可了解受損原因真如大陸飛行員所述是打中殲8戰鬥機尾翼所致,還是被兩機擦撞後散落的零件所損毀。台方也曾碰過美軍機向其攔截機大幅轉向的情形,不過通常攔截機都會馬上避開,也正因為美軍飛行員認為攔截機會閃開,所以才「屢試不爽」。這次意外發生,有可能是大陸飛行員在美機轉向時,剛好低頭查看儀錶或調整無線電頻率,或者做其他動作使視線離開美機,因此沒有察覺美機的轉向動作,才被撞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漢天命理地理 的頭像
    中漢天命理地理

    中漢天命理地理健康諮詢中心

    中漢天命理地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