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05公厘低後座力砲不等於低膛壓砲,穿透力、威力都不足,軍備局早在2008年即完成研發測試,當時陸軍是以M60A3主戰車的火力也是105公厘主砲為由而拒絕採用。 即使要發展輪型戰砲車,也應以穿透敵軍主戰車口為目標發展,不能只看目前中共輕戰車裝甲防護等級,也要放眼未來敵軍提升等級,否則投下大筆國防預算研發、生產雲豹105公厘低後座力砲戰砲甲車,其火力基本上也只等同於M60A3。根本無法有效擊穿中共主戰車的防護裝甲也只是浪費國防資源。 

既然有打算引進M1A2戰車並透過工業合作生產120公厘滑膛戰車砲砲彈、砲管產製技術能量,為什麼一樣要花錢研發不進一步效法義大利的半人馬2式輪型戰車,它算是當今火力最強大的輪型載具,它可以發射標準的北約120mm戰車砲彈,火力跟公羊戰車一樣強。而且以後生產後勤補給維修保養也能省下更多經費!

105公厘戰砲甲車原型車 112年底前研製2輛

(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8日電)國防部軍備局正研製搭載105公厘戰車砲的雲豹八輪甲車,軍方今天表示,預計民國112年底前研製2輛戰砲原型車;由於軍備局已有研製等基礎,砲塔、砲管將以自製為目標。

雲豹八輪甲車為國防部軍備局自製研發,目前「已服役」車款分別是CM-32及CM-33,「量產中」的CM-34,以及「研發中」的81公厘迫砲的雲豹迫砲車和搭載105公厘戰車砲的雲豹戰砲車。

105公厘戰砲車部分,軍方表示,全案預計在112年以前研製2輛戰砲原型車。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專案,軍備局第202廠已進行機具更新,並籌建有關建造砲管等設備,以達成砲塔、砲管自製的目標;此外,也會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,進行全車整合設計,降低研發風險。

軍方也指出,軍備局第202廠在78年至83年間,曾執行陸軍CM11戰車的105公厘戰車砲總成加工與組裝作業,並在當下建立完整的技術、火砲生產能量;甚至在94年至99年間,進行低後座力戰車砲研製,經過驗證後,可將戰車砲整合在八輪雲豹甲車上。

針對「105公厘輪型戰砲甲車」的戰系技術規格,主要武器為搭載105公厘戰車砲,次要武器為7.62公厘同軸機槍及12.7公厘機槍遙控槍塔。

另外,車體本身共15項重大研發。包括外型側邊傾斜,增加流線性;增加氣動力效果;增加抗彈性能(由抗25公厘穿甲彈提升為30公厘穿甲彈);車體上方角度更小,受彈面積更小;前車燈改LED燈更亮;轉向系統從4輪改成6輪,可以從原來轉向半徑11公尺減少至9公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漢天命理地理 的頭像
    中漢天命理地理

    中漢天命理地理健康諮詢中心

    中漢天命理地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